人力資源
【員工分享】死亡儀式的啟發(fā):人生需要一點儀式感!
文章來源:本站原創(chuàng) |
發(fā)布日期:2018-02-27 |
作者:myfox |
分享:
|
去色達天葬臺之前,已經(jīng)在朋友圈看了一些照片。朋友去年騎行317去拉薩期間在色達休整,在朋友圈發(fā)了色達的照片和小視頻,滿屏的骷髏頭及小視頻里陰沉沉的天空中盤旋著幾只待食的禿鷲,有些令人生畏,而照片里朋友身后的色達夜景,漆黑中有些星星點點的光亮,那是夜晚中紅房子里亮起來的燈光,又如希望般令人向往。那時的紅房子還很壯觀,夜景也很壯觀,單是朋友圈就有不少人進進出出色達,發(fā)了許多美妙絕倫的照片,夜景、紅房子、星空……
我們一車人在第二停車場被放下,要走更遠一些的路。下車后立即向天葬臺方向走,因為我們必須趕在三點半以前返回下車點,所以既是趕時間又是因為懷著打破好奇的迫切心,一路上我們一行五人沒有過多的拍照逗留,叫領(lǐng)隊給我們隨意咔嚓幾張合照草草了事。到達天葬臺時尚早,天葬儀式開始時間計劃在下午兩點半以后。但眼下天葬臺的東北方已經(jīng)站滿人群,滿目花花綠綠。
早早地就有禿鷲在空中盤旋,天空時而晴空萬里,時而飄雨,我們的雨傘雨衣也拿出來又收攏,而這些禿鷲們才不管。它們在等待。亡者們被陸續(xù)送來的時候,人群開始躁動,像看稀奇一般。遠方是一大片的嘈雜聲,只聽得我左右都是好奇聲,“你看,來了來了”“你看,背的就是……”“怎么是 一坨背在背上”“據(jù)說是超度后要把人捆綁成嬰兒在娘胎里的樣子”“那群人應(yīng)該是親屬”……議論聲沒有停止過。具體帷幔里面怎樣切割身體,我們看不到,從執(zhí)事者磨刀和刀起刀落的動作中,可判斷正在進行儀式。“還要磨一下刀”,“哇,這些禿鷲還知道排隊”“你看那個女的去趕它們”“她竟然不怕……”旁邊的大媽從未停不下過她的大嗓門。從開始的那一刻,我就心生出“我們都不是去祭奠亡靈的,不過是一場帶著哄鬧聲的參觀”這樣的想法。我們都僅僅是游客。不需要虔誠,我們不需要虔誠,那些亡靈也不需要,亡者的家屬朋友也不需要我們這些外人的虔誠,和敬畏。可不就是顯得荒唐嗎,既非親非故,去看別人的葬禮,既又是葬禮,莊嚴肅穆的儀式,卻成了一場基于好奇的圍觀。我既這樣想就該默默離開,但我還是留下來靜靜旁觀完這場關(guān)于死亡的儀式。
禿鷲們并不是像想象的那樣從上空直擊而下,再一齊壯觀地飛回天空,它們在帷幔前排好了隊,等待被放開,隨著它們的一哄而入,這場死亡儀式完成了。
天葬在這一生最后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,來生的第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,令這么多的包括我在內(nèi)的凡夫俗子對這一儀式充滿了獵奇心而趨步前往。而觀看了這場儀式之后,或許作為看客的我們并未得到我們想要的那種震撼,但多多少少我們會被這樣的儀式所感染。人的一生之中,有幾場重大的儀式:出生,婚禮,再就是死亡。其實并不止這些,要細細清點的話,開學典禮、畢業(yè)典禮、確定情侶關(guān)系、分手、求婚、離婚、基督徒飯前禱告……哪一個不重要?再放浪形骸、不羈愛自由的人也總有需要有儀式感的時候,人們需要儀式感來確認和宣告,自我承諾和承諾他人,莊嚴,鄭重。那是一種對生命和生活的尊重與敬畏,它讓我們心里踏實。(市場部 袁瑛)
相關(guān)新聞
2016-09-13
【季度之星】李璧江 行政人力資源部
2021-11-29
【員工分享】最美
2019-08-13
【員工分享】做一個質(zhì)量的守護者
2020-01-30
暖人心!抗“疫”戰(zhàn)里的好醫(yī)生人(一)
2015-08-05
做事三難
2021-09-28
【員工分享】蒲公英培訓感悟